新时代“长征”路上的风采

发布日期:2021-06-25
【字体:


87年前,中央红军面对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,四渡赤水,巧渡金沙江,强渡大渡河,飞夺泸定桥,击退上百万穷凶极恶的追兵阻敌,征服空气稀薄的冰山雪岭,穿越渺无人烟的沼泽草地,纵横十余省。

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红军牺牲、攀越40余座高山险峰,其中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就有20余座……一连串惊心动魄的数字,尽显长征行程之难、环境之险、战斗之惨烈。中国工农红军的坚强意志,世界震惊。

自此,长征精神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断进取,引领我们民族走向复兴。

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。同样的绵延山脉、皑皑白雪,同样的坚定步伐、使命必达。这是一年前,项目员工在新疆木垒留下的一张照片。而照片背后的故事,同样让人动容。

国家“十四五”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中,明确提出“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,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”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。在中建三局二公司,一个年轻的集体已在这条道路上开始了探索与跋涉。

面对东北日趋饱和的房建市场,他们也曾困惑:“是守住一寸土,还是走出一片天?”最终,他们毅然锚定清洁能源这一转型方向。

“没有使命感的青春是贫血的青春”,专项培训、团队组建、实地踏勘,二公司安装公司东北经理部——这个由116人组成、平均年龄31岁的管理团队在新的领域逐步站稳脚跟。这个时候,他们又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。

新疆木垒大石头风电项目,位于平均海拔1500米的戈壁荒漠,冬季平均气温零下20℃,施工条件极其困难。接不接?

接!中标当天,30岁的项目经理师笛就买下去乌鲁木齐的机票,驱车十几个小时赶赴现场。一年多的时间里,他们经历了怎样的考验。

想洗个热水澡要开车一百多公里;加一次油,回来就只剩下半箱;宿舍在山下,现场常吃一碗泡面或一张馕;没有信号,更别提想给老婆打个电话,听孩子叫一声爸爸。现场遍地顽石,无法用传统工艺打桩,就多方寻找资源,先爆破后打孔。这群青年人无畏寒风呼啸,无畏物资匮乏,用坚毅的铁脚板在雪域高原烙印争先足迹。

一日清晨,对讲机里突然传来疾呼:“项目电路出现故障,你尽快来看看!”项目经理陈松立马开车,带着工人奔赴配电房。山上刚下过大雪,车陷入沼泽里不能动弹,陈松和同事在雪地里徒步三公里,到达配电房完成抢修。电力恢复后,陈松深深地舒了口气,这时,他的衣服已经全部被雪水和汗水浸透。

不忘初心,砥砺前行,一座座大风车,在戈壁中拔地而起,目前,项目即将完工,他们就要回家了。

习近平总书记说过:“长征的胜利,靠的是红军将士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任何敌人所压倒、征服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征服的英雄气概和革命精神。”长征精神其实并不遥远。我们青年一代,也要历经一场又一场的艰辛征途,心中的红色基因,手中的蓝色力量,都是我们星辰大海里最坚定的导航!


网站地图  |  法律声明  |  凯发k8官网登录入口的友情链接  |  常见问题  |  联系凯发k8官网下载客户端

凯发k8官网下载客户端 copyright ©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
网站地图